中科院发明皮贴蓝牙电路

OFweek可穿戴设备网 中字

  今年AppleWatch的首次亮相激发了全球范围内的人们对可穿戴电子产品新一轮的兴趣。可穿戴设备可以在织物和手表上,并最终来到了人体上。如果要将可穿戴设备附着在人体上,灵活性、拉伸性和贴合性是基本的要求。现在已经有不同的方法被开发出来以满足上述的要求。例如,斯坦福大学的教授鲍哲南(Zhenan BAO)开发了基于有机碳纳米管薄膜晶体管的“电子皮肤”;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教授John A. Rogers在连接薄硅与曲折的金属线的基础上,开发了“电子纹身”。

  最近,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印刷电子研究中心(PERC)的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印刷纳米银油墨作为连接器,成功地将蓝牙芯片和信号放大电路整合在如肌肤般的柔性基板上。该全功能蓝牙电路可紧紧贴在人的皮肤上(见上图)。通过进一步将一个纸质电池和一个微传感器与该电路整合,则可以建立皮贴传感系统,该系统可以粘在人体皮肤上并发出传感信号,例如将体温无线传输到智能电话(见下图)。

  “通过结合商用现货(COTS)元件和印刷电子技术,我们充分利用两者并解决了皮贴传感器如何无线获取感测信号的关键问题。和以前的方法相比,该系统实现起来更简单,功能更强大。皮贴蓝牙电路作为一个平台,不同类型的传感器都可以整合到该平台,用来检测或监测人体的生理参数,并与智能设备或互联网无线连接。”中科院研究员崔铮教授说道。(文/Yalin译)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