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设备的消费升级,市场庞大 不惧竞争

BT财经
关注

自研算法的聆通科技,突破了传统助听器3-5个场景模式,将其升级至30多个,以主流品牌十分之一的价格,为中国7200万听障人士带来希望。

文丨无忌

BT财经原创文章

近期,作者有朋友为自己的父亲购买了一台助听器,具体什么牌子对方并未透露,但3万多元的价格,还是很让人震惊。 随后发现国内竟然有高达15%的人群或多或少的有听力受损问题,这是一个2亿人左右的庞大市场。 据世卫组委的调研数据,这些人中只有5%的人群会佩戴助听器,而剩下的95%人群,都没有佩戴助听器,这是一个蓝海市场。让人意外的是国内专注于助听方面的公司并不多,而聆通助听就是那为数不多的企业之一。

助听设备的消费升级

就在10月中旬,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公布了一项关于 OTC(非处方)助听器类目的草案。这对聆通助听来说是极大的好消息。该草案旨在改善数百万有听力障碍的美国人获得助听器技术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将允许这类助听器在商店或网上直接出售给消费者,而无需经过医学检查或听力学专家的配戴。这对助听行业将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即加强了市场竞争,又确保非处方药和处方助听器的安全和有效。 “我们可以在线上直接检验有听力障碍的等级程度,这对很多患者来说是一种‘尊重’,他们也更愿意接受检测,并使用我们的设备,会让这其中的程序简化,有利于商业市场的普及。”聆通助听CMO郭卿坦言,这样的利好对他们来说将是“划时代”的改变,将会对普及市场教育、保护听力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实现实中很多人明知道自己听力受损却讳疾忌医,害怕让别人知道自己是“聋子”,甚至明知听力受损严重都不愿意佩戴助听设备,以至于目前国内只有5%的听力受损者使用了助听设备。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约有15亿人听力受损,按此比例来看,中国听力受损的人数将超过2.5亿,这其中10%左右是轻度听力受损,中重度听力受损的人数保守估计应该在7000万以上。 病人很多,但使用助听设备的人数太少,这是一个逐渐被接受的过程。从官方统计的数据来看,2018年至2020年,中国助听器需求数量的增速分别是10.1%和11.05%以及9.14%,具体数量分别是1124.9 万个、1249.2 万个和1363.4万个,考虑到2020年疫情的影响,对行业多少会有冲击,近三年平均增速突破10%。健康理念的推广和普及,让很多听力受损的人意识到听力受到影响会影响到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仅仅为了面子或者所谓的美观而对助听设备敬而远之。

助听器最初的体积很大,音质也很粗糙,不方面携带,助听体验也不是很好,随着科技进步这一情况已经大有改观。比如聆通科技的助听设备已经实现小型化,重量也很轻,随身携带方便,打消了部分听力受损的人并不希望被别人看成 " 有障碍人士 ",在无感中实现消费升级。

自研算法 打破的行业壁垒

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助听器市场基本被丹麦、瑞士、美国三个国家的六大品牌所垄断,其中丹麦一个国家就有4大品牌。这六大品牌几乎垄断了全球助听器市场95%以上。不管是行业垄断还是技术垄断,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价格昂贵,3万左右的价格非常常见。 这些品牌的助听器价格之所以高,是因为授话器、芯片等主要零部件和助听器专用的喇叭、麦克风、以及相关定制声学模组等高精密的元器件长期被跨国集团所控制。 而成立于2018年的聆通科技用三年的时间,用AI技术改善这一市场,通过自研算法+通用芯片的方式来提供国内独立自主的助听器技术方案。 这是一个由人工智能、互联网、听力医学、声学设备的专家组成团队,CEO Chris Chen毕业于清华大学,来自硅谷,拥有近20年IT行业经验。CTO李彦涛硕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拥有超20年语音处理、AI技术经验。CMO郭卿具有15年电商、SaaS市场营销经验,曾任百迈客等多家电商平台市场营销负责人。同时,聆通助听还聘请多位清华大学教授和三甲医院耳科主任医师担任公司顾问,核心团队的构成保证了聆通科技的创新基因。

同时聆通助听也是首款直接以APP智能助听的服务。不需要昂贵的助听设备与相关配件,省却复杂听力测试步骤,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与一副耳机(有线或蓝牙均可)即可助听。在核心技术取得突破后,与硬件厂商合作,打破技术垄断与高价格垄断,以主流产品十分之一的价格,迅速赢得市场的青睐。 在聆通科技的APP中,用户只需下载手机应用,跟从APP引导,从听力受到上手使用只需10分钟。

即使是对智能手机操作不太灵敏的老年人,在APP上都会有专业的人士对其指导,解决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恐惧感。 聆通助听APP在听力测试的基础上,能够提供自动补偿校准功能,修正耳机误差;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识别噪音,让聆听更佳舒适;还为用户设置了“室内”“看电视”“对话”三种声音使用场景,让用户将更多精力放在有用的声音上。尤其为暂时性失聪的听障人士以及还在租借或未购买到助听器的听障人士提供了很好的过渡期。 聆通科技的助听耳机中内含实时处理算法,可以将声音实时传到耳机,解决其他蓝牙耳机100-200毫秒的延迟问题。以实时传递声音,来达到最好的体验感。

在众多听力受损人士比较介意的外型上,聆通科技采用音乐和运动耳机的造型,这就直接和传统比较笨拙的助听器有明显的区别,实现了“让佩戴聆通科技助听器像带眼镜一样时尚”,减少听损人士佩戴时的心理障碍。 聆通科技的助听耳机,不仅能解决其他蓝牙耳机存在的延迟问题,还充分考虑到老年群体的消费习惯,比起在APP上付费,他们更愿意为实体耳机买单。相比传统助听设备的3—5个场景设置,聆通助听已经将场景设置能力提升到30多个。这种人性化的设计和强大的功能让聆通科技成为贵族助听设备中的一股清流,很快获得市场和资本的认可,在2019年和2021年分别获得三益投资和沂景资本的投资,并有众多资本想联手聆通,在中国的助听赛道上有所作为。

郭卿介绍说,聆通助听的核心是技术,每次融资的巨大部分的费用都投入在研发之上,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技术才是聆通助听的生命线,但郭卿也同样认识到营销的重要性。

“核心技术是基础,营销是手段,两者缺一不可,但现阶段还是偏研发,只有把产品做好,才能通过市场的检验”。 郭卿并不否认聆通助听的最大难点也是芯片,但国外厂商的“卡脖子”却不会对聆通造成影响,因为聆通找到蓝牙耳机的芯片作为替代品,而前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井喷式爆发,蓝牙耳机的市场存量是海量的,短期内不会对其造成影响。

据此,聆通科技后来者居上,实现了弯道超车,避开了国外品牌的价格垄断,以“医疗+电子科技”的新型模式,结合智能算法来模仿大脑的听觉系统,进行声源定位、抑制干扰噪音,同时增强语言理解。通过芯片技术和语音信号处理技术,让众多听力受损的人群听到世界最美妙的原始声音。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身健康,也有更多的听力受损的人士意识到这是一种疾病,不再讳疾忌医,通过合理的辅助方式来改善自己的听力问题。 

“现在政府在这块发挥了巨大作用,因为他们有更大的资源优势,他们通过对听力受损人群的科普,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听力受损后不做康复将是不可逆的损害,尤其对一些喜欢大声听歌的年轻人来说,政府科普作用非常明显”。郭卿对政府作出的努力,表示了欢迎和感谢。 同时他希望如果政府能将保险领域覆盖到听力康复上,这样才是众多听力受损人士的真正福音。“5%的人群覆盖率是严重偏低的,美国是14%,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听力受损人群的覆盖率能达到10%—20%,这会让我们很有成就感”。 

在关注产品技术之余,聆通科技还会实地调研,经常会和听力受损的儿童互动,他们的身影遍布北京各大语言无障碍康复中心,从听力受损的人群中去了解他们的真正需求,并为听力受损的孩子们带去最难得的陪伴,尽到一家科技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

市场庞大 不惧竞争

让郭卿比较欣慰的是,现在有很多企业开始进入这个赛道,但郭卿却没有“同行是冤家”的担忧,相反,他认为众多竞争对手的进入,会促进行业的发展,也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为7200万听障人士带来真正的变革。 “行业规模很大,我们一家也无法撑起百亿的市场,其他企业的进入能让行业形成良性循环,我们不畏惧竞争。其实不单是助听行业,苹果和华为也都相应的助听功能,但和他们比,我们优势依然明显。”郭卿谈到同行的竞争时,持欢迎态度,也明确表达了对聆通科技产品的自信。

据悉,现今中国有7200万听障人士中,有6000万老年人,中国助听器产业市场规模预计2024年后将超90亿元,2025年将突破百亿元,市场广袤。 “聆通科技的使命就是做好产品,争取早日拿到医疗许可证,这样可以服务更多听力受损人群。”对于未来的发展,郭卿还是立足产品,强调聆通科技的核心是算法技术。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